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研究背景

将水凝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快速键合形成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可起到保护、增强水凝胶结构或引入新功能的作用,这在生物医疗、柔性电子等诸多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关于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水凝胶与硅胶间的界面键合,且结构多为简单的层合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

基于数字光处理的3D打印技术通过数字化紫外光辐射引发液态光敏树脂局部光聚合形成固态三维结构,是制造高精度复杂三维结构的理想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对各种光敏水凝胶和高分子材料进行快速三维成型。但是,对于采用基于数字光处理多材料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而言,如何在打印过程中快速形成水凝胶与高分子材料间的共价键合仍然是一个难题。

文章简介

针对上述问题,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教授葛锜研究团队与浙江大学教授曲绍兴研究团队合作在《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杂志封面文章,通过数字光处理技术实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的多材料3D打印,用于多功能柔性结构与器件的快速一体化成型(使用了本公司首创的离心式多材料3D打印方法)。该成果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题为《3D printing of highly stretchable hydrogel with diverse UV curable polymers》

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联合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水凝胶-高分子多材料3D打印方法,可使得高拉伸-高含水量丙烯酰胺水凝胶在数字光处理3D打印过程能与不同光敏树脂形成强韧的界面结合力。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改性水溶性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在引发丙烯酰胺水凝胶光聚合反应时的不完全性,使其能与包括弹性体、刚性聚合物、ABS类树脂、形状记忆高分子在内的不同(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形成共价界面,因此具有普适性。

图文导读

如图1所示,利用葛锜团队自主开发的数字光处理技术多材料3D打印系统,可实现水凝胶-高分子高精度多材料复杂混合三维结构的快速一体化成型。通过三个应用案例,论文论证所提出的新方法可以极大地丰富水凝胶-高分子结构与器件的设计自由度,并实现其功能和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图1. 多材料3D打印水凝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三维结构

如图2所示,通过多材料3D打印技术可实现水凝胶三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快速一体化成型。通过刚度增强微结构设计,可将水凝胶复合材料拉伸模量提高约30倍,压缩模量提高高达700多倍。此外,通过调节微结构局部尺寸,可实现对水凝胶复合材料局部刚度的调控。

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图2. 多材料3D打印水凝胶复合材料三维结构

如图3所示,通过多材料3D打印技术制备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SMP)心血管支架。所采用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在体温37℃环境下会自动展开撑开硬化、狭窄的心血管。而在心血管支架上通过3D打印嵌入的水凝胶材料则赋予其药物缓释功能。实验表明,负载药物的水凝胶在经过2分钟、30分钟和1小时后,药物释放量分别为3%、16%和30%,在24小时后可完全释放。

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图3. 3D打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形状记忆心血管支架

如图4所示,通过多材料3D打印离子导电水凝胶与光敏弹性体可以直接通过3D打印将应变传感功能赋予软体驱动器,实现软体机器人的驱动-传感快速一体化成型。

南科大葛锜团队在3D打印水凝胶-高分子复合结构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图4. 3D打印的具有应力传感功能的软体驱动器

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葛锜 教授、浙江大学 曲绍兴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张彪 副教授

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葛锜 教授、浙江大学 陈哲 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a4261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ales@multimatter.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